English

你希望克隆谁?

2007-09-01 16:26:00 来源:书摘 〔韩〕李钟镐 著 陈利刚 译  我有话说

克隆羊多莉和它的孩子们

1997年,埃安・维尔穆特用体细胞培育出了克隆羊多莉,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1999年,多莉产下了三头小羊,证明其生殖能力是正常的。克隆羊多

莉的诞生,是建立在众多诺贝尔奖获奖者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的。

埃安・维尔穆特制造克隆羊多莉的消息传出之后,美国社会进行了一项“如果可以制造克隆人的话,你希望克隆谁”的舆论调查。

在美国人希望克隆的人中间,排在第一位的是德兰修女,人们认为,像德兰修女这样为病人和穷人献出一生的伟人,克隆得越多,世界就会更加和平和宽容;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理由是因为他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位“让公民有安全感的总统”;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因为他在运动员生活和个人生活方面都无懈可击,是青少年们的榜样;排在第四位的是电影演员莎朗・斯通;排在第五位的是传奇人物重量级拳击世界冠军穆罕默德・阿里。

反之,排在绝对不能复制的人物第一位的是曾经是美式橄榄球英雄,却因涉嫌将其前妻和丈夫杀害而遭到起诉的辛普森,虽然后来法院判决其无罪,但是很多人相信他就是凶手,所以在调查中很多人认为这种“睁眼说瞎话”的人是绝对不能再让他生出来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排在第三位的是美国职业篮球选手中的惹事大王丹尼斯・罗德曼;排在第四位的是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女士。

克隆羊诞生之后,很多人都预测克隆人也会很快诞生。实际上,一个标榜为跨国人类克隆企业的克隆奈德公司从1999年就开始了克隆志愿者的募集工作。有报道称一部分克隆人的研究工作已经在进行之中,甚至有人说已经制造出了克隆人,并且已经能走路了。

关于生命体的复制,最先是由作家们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莱文的小说《巴西来的孩子》(又译为《94个小希特勒》),描写了新纳粹主义科学家们利用希特勒的细胞制造出新的希特勒的故事。

迈克尔・克莱顿的《侏罗纪公园》写的是数千万年前的一只蚊子吸了恐龙的血之后被困在琥珀中,科学家们利用从这只蚊子体内提取的恐龙的DNA复制恐龙的故事。1996年上映的电影《丈夫一箩筐》,描写了主人公迈克尔・基顿为了分身有术,复制了好几个自己的故事。

哺乳动物的复制,最简单的就是制造同卵双胞胎。在受精卵分裂成几个细胞的发育初期,每个细胞都拥有相同的遗传特质,而且所有的细胞都还没有分化成身体各个特定部位的细胞。在这种条件下分离出来的每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独立的个体。人类的同卵双胞胎也是由相同的原理偶然发生的。

人为地引发这种过程,就是克隆的起源。克隆得到的个体就相当于是一个副本,从遗传上来看是和母本一样的。有性繁殖的所有的哺乳动物,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克隆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而且成熟的哺乳动物自己是不能复制自己的,但是这只限于“自然状态”下。

关于动物克隆的研究,其实就是关于细胞分化的研究。虽然受精卵可以分裂成骨骼、肌肉,或者皮肤等不同部位的细胞,但是成长的个体的皮肤细胞却只能分裂成皮肤细胞,肌肉细胞也只能分裂成肌肉细胞。到目前为止,在生物学上来看,“像体细胞这样完全分化、功能固定了的细胞,是不可能返回到分化之前的状态的”。也就是说,体细胞的分化具有不可逆转性。分化了的细胞只拥有它所属组织的机能,它的细胞核不能再次形成新的生命。

经过研究,1997年,维尔穆特将从一头6岁雌性绵羊的去除了细胞核的乳腺组织中提取的DNA基因,和另一头绵羊的卵细胞结合。结果,他在没有通过交配也没有精子的情况下,用体细胞核取代卵细胞的细胞核,成功地制造出了遗传上和母体一样的克隆羊。

为了反对基因复制戴上假面具的法国绿党党员们。一部分人认为,如果克隆技术被恶意使用,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维尔穆特巧妙地调整了供体细胞的卵子的状态。用冷冻的方法让含有遗传物质的成熟的体细胞进入非活性状态,这样细胞的遗传基因就又具有了再生的机能。这个过程证明,人在死亡之后,如果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冷冻处理的话,就可以克隆人类。由此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是,从克隆动物到克隆人,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反对克隆人的人们认为,如果这项技术被恶意使用,有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比如说,通过克隆人技术可以制造出只是年龄有差异,但是外貌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兄弟,更荒唐的是女人可以生下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妹妹。还有,如果某个孩子被证明是神童,用他的细胞制作的冷冻胚胎可能会被高价出售。

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另外,甚至为了预备将来可能会需要的器官移植,可以把自己的胚胎细胞冷冻起来。如果需要,就让他长大,然后用他的脏器来进行移植,因为本来就是从自己身上提取的细胞,而不会有排斥反应。但是,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为了给自己治病,必须把另外一个自己杀死。

从生物学的层面上来说,克隆人也是不值得提倡的。按照自然的秩序,生物体在受精的时候,双方的精子和卵子互相结合,将各自不同的免疫体系遗传给后代,这样就提高了整个种族生存下去的可能性。而克隆得到的动物拥有和母本相同的特性,如果母亲对某种病的免疫力较弱,那么二者都不能幸免于难。

 

韩国培育的克隆牛。

  反之,赞成克隆的人也很多。

人们对克隆人的不安,主要是担心会制造出和某个人不仅外貌相同而且思考方式和意识都一样的完美的“二号人物”。事实上,用现在的克隆技术得到的克隆人,虽然由于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而拥有相同的身体特征,但是和细胞提供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的人格体。

拥护克隆人的人经常会引用同卵双胞胎的例子。同卵双胞胎拥有相同的遗传基因,从这一点上看和克隆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是他们却能够作为不同的个体存在,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哺乳动物的克隆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首先是可以极大地提高畜牧业的效率,如果可以无限地生产优良品种的牲畜,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家畜的生产。事实上,利用基因技术集中复制多产奶或者肉质更好的优良品种的相关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实用阶段了。

2000年3月,韩国首次培育出了雄性克隆牛。克隆黄牛长大之后,体重可以达到800―900公斤,大约是普通牛(500公斤)的2倍。克隆奶牛的产奶量大约是日本奶牛的3倍,肉的品质也比一般牛要好。

按照目前克隆技术的发展情况,韩国很有可能会成为世界上生产克隆动物最多的国家。

克隆技术不仅可以用在克隆牛等食物的生产上,而且能够使医学得到一个跨时代的发展。有些疾病由于不能随意用人体来进行实验,其研究的进度受到很大的阻碍,但是我们却能制造出拥有一些自然界并不存在的特性的克隆动物,比如说利用荷兰猪做实验,可以获得和人体实验同样的效果。这样一来,就不用再担心用人体作为实验对象的伦理问题了,而且,不仅实验的时间可以缩短,实验的误差也会大大减少。

另外,利用克隆技术还可以人为地提高一些濒临灭绝的哺乳动物的个体数量。生态学家们认为,如果现存的某个物种灭绝了的话,有可能会影响生态平衡,因此必须防止由于生态变化导致某个物种的灭绝。而克隆技术正好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反对生命复制的意见也很多。就拿克隆牛来说,科学家们担心一般人对于克隆牛会持什么态度,而且克隆牛肉和普通牛肉有没有差别,会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也有待确认。

一般来说,大部分科学家们的立场是“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克隆牛没有改变遗传性质,也没有加入外来基因,只是用母体的体细胞培育而成的,和普通牛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对于“克隆动物是否安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这类保守的意见,我们也不能忽视。世界上第一头克隆羊多莉要比正常的羊衰老得快,这不得不让我们开始担心克隆动物会不会容易因过早衰老而生病。从这种情况看,克隆动物虽然可以用于疑难杂症的医疗用途,但是以食用为目的来大量培育,似乎还为时尚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要制造真正的克隆人,还必须要解决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对于克隆人来说,只有复制出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二号人物”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克隆。这就意味着制造出和现在这个瞬间的自己一模一样的人,而不是双胞胎。

在科幻小说中,成千上万个像机械一样的人被制造出来,然后让他们从事简单劳动或者组成军队。如果这是现实,那么这也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克隆人。人的大脑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功能,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储存出生以来自己的各种记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体系和精神世界,不管外表复制得多像,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记忆传输到复制后的身体中,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也有人认为,记忆也会跟着一同移植。

1950年,汤姆森和麦康奈尔发现遗传物质之一的RNA在处于学习状态的动物的神经细胞内会逐渐增加。另外,麦康奈尔还训练了一种叫做涡虫的长得像水蛭的低等水生生物,让它在受到光照的时候做出特殊的行动,然后他把它切碎后喂给另外一只没有经过训练的涡虫吃。然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训练这只涡虫,神奇的是这只涡虫很快就熟悉了那个特殊的行动。看起来就像是这只涡虫吃了以前的那只涡虫之后,吸收了它携带的知识(记忆)。脊椎动物也被证明在个别情况下能够传递记忆。

当然,在很远的将来,可能会开发出一种“记忆移植技术”,培养杰出人物的脑细胞,然后将从中提取的记忆物质注入希望接受移植的人的大脑。1999年,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华盛顿大学的遗传工程学共同研究组,成功地将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的基因注入老鼠的受精卵,培育出了大脑机能比普通老鼠发达的老鼠“杜基”。这只聪明的老鼠拥有在控制头脑和联想能力中起核心作用的NR2B基因,它认出了以前看到过的乐高玩具中的一块,并且找到了藏在水下的支柱的位置,还能在受到轻微冲击的情况下知道是什么时间。这让我们看到了基因技术可以用来提高人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和智商。

但是,克隆人还有一个大的障碍,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我们在某些情况下会说“不顺心”,或者“心里老想着”之类的话。那么所谓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所谓的“心”又在哪儿呢?从古代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寻找答案。“心”无疑是大脑的一种作用,但是我们却不知道它在哪里,也不可能知道它在哪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没有大脑,“心”也就消失了。

对于这些矛盾的地方,科学家们是这么推论的:外部世界向大脑传递信息的时候,信息会经过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理和判断,然后下达某种行动的指令。大脑的各个部分相互协作,形成记忆、知觉、判断、行动等精神现象,所有的这些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所说的“心”。因此,没有大脑就没有“心”,但是大脑不等于“心”,“心”是由大脑的作用产生的。

在人的大脑中,知识和信息的处理是以大脑皮层为中心进行的。大脑皮层是覆盖在大脑表面的一层厚2.5毫米的灰白质层,由大约140亿个神经细胞及约400亿个起支撑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虽然学者中间对于记忆和“心”是否一样还存在争议,但是无论如何,无法移植记忆和“心”,就不可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克隆。如果自己生出来之后没有自己的记忆,那克隆人还有什么意义?

根据最近的研究,科学家们了解了单个细胞持续分裂,最终增殖形成人类等复杂的过程,但问题是,从一个单纯的细胞到底是怎么转化成复杂的生物的?

读者朋友们可能会很自信地告诉我:“答案很简单,就是按照DNA这张设计图呗。”但问题是,苍蝇、鸡,还有人等等并不是由DNA直接制造的。这和牛排不是用菜谱做出来的是一样的道理。虽然我们经常说有了恐龙的DNA就可以复制恐龙,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恐龙并不是用DNA制造的。

DNA和生命诞生的所有的过程都有关系,它会具体地指定在什么时候使用什么道具。DNA序列――即基因,会逐一指定用于调节工作过程和方式的各种化学道具,但是其实DNA本身并不是制造生命的设计图。比如说制造人的鼻子和耳朵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设计图,而是所有的DNA基因共同协作的结果。

这就是说,不是特定的生物制造特定的DNA工具,也不是特定的DNA制造特定的生物。即,仅凭DNA碱基序列无法使生物构造具体化。

DNA不能自己产生生命。必须要有一个“解读DNA,并按照其指令进行工作的”工具箱,制造生命的过程才能顺利发生。这些工具是由包围在细胞核周围的卵细胞的其他成分提供的。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从雌性卵巢里生产的卵细胞开始的。

因此,为了播放恐龙的DNA磁带,就必须要有合适的录音机,也就是同种的恐龙蛋。DNA只不过是制造恐龙所需的一半。在没有合适的录音机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播放磁带的。

在南极或者西伯利亚以冰冻状态保存的猛犸,克隆的可能性要比恐龙大得多。只要把基因注入大象的卵细胞,再把合成的受精卵移植到大象的子宫让它成长,至少可以复制出类似的猛犸(因为猛犸和大象是类似的物种,就像马和驴子会生出骡子一样)。然后,让类似的猛犸交配,就会得到和灭绝的猛犸非常类似的动物。

对于恐龙来说,可以起大象类似作用的动物也都已经灭绝了,因此,即使我们幸运地提取到了恐龙的DNA,由于没有和恐龙类似的物种,也就不可能复制恐龙。在现存的生物中,鸟类和恐龙最接近,但是将恐龙的DNA和鸟类的卵结合,能不能长成恐龙还值得怀疑。因此,从目前来看“侏罗纪公园”是不可能实现的。

通过以上的说明,我们知道严格意义上的克隆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真的能克隆人的话,那个克隆人在现实中能值多少钱呢?

曾经有科学家把人体比做是高度精密的化学工厂。这个神秘的工厂不仅比人类迄今为止发明的任何机械都要精密,而且效率比任何机械都要高。我们都可以理解,不管电脑有多精密,功能多么强大,都不能和人类的功能相比,但是我们可以从物质的角度看一下人类的价值。

首先,可以将人类的价值按组成成分换算成日常用品的价值。根据朴泰圭教授的研究,体重70公斤的成年男性的身体里,含有可以制造8块肥皂的脂肪、可以制造2300根火柴的磷、可以制造一包泻药的镁、可以制造一根铁钉的铁,以及可以制造2300根铅笔的碳。如果将这些换算成钱的话,相当于600韩元左右。

另一个确定人类价值的方法是以人体新陈代谢的量为基准,计算出能量的价值。一个成人平均每天需要2400卡路里的能量,将它转化为电能的话差不多相当于166瓦,人类的寿命假定为70岁的话,可以让两个100瓦的灯泡亮70年。现在韩国一个普通家庭每个月用电约300千瓦,每度电l韩元,每个月差不多是300韩元。因此人的一生,换算成能量的话,差不多相当于250万韩元。

如果按照医药公司的药品价格来计算的话,价格就会更高。血红蛋白每克是3美元,血清蛋白也是3美元,胶原蛋白是15美元,胰岛素是48美元,某种激素甚至达到了几十万美元。像前面提到的组成成分价值600韩元的成人,除去70%的水分,剩下的有用价值的成分是21千克。用这种计算方法,按照平均每克物质250美元计算,差不多是525万美元,但是如果将细胞组成组织、器官,乃至人体,就是将525万美元再增加1万倍,恐怕也是不够的。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人类的理智和感性的价格,以及无价的生命和自尊,这些绝不是简简单单用钱就能够买到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始越来越依赖机械,人和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有这些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值得庆幸的。无法真正克隆人类,也让我们重新看到了人类的尊严。

(摘自《漫游诺贝尔奖创造的世界:生理学或医学之旅》,接力出版社2007年1月版,定价:19.8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